《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秘密犯罪法条盘点》

作者:恋梦红尘 |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商业秘密保护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商业秘密作为企业竞争的锐器,一旦被非法获取和利用,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为了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我国于2019年4月26日 Ahong laws (2019) No. 43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秘密犯罪法》(以下简称《商业秘密法》)。《商业秘密法》的实施,对于维护我国商业秘密权益,打击商业秘密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商业秘密的概念及范围

根据《商业秘密法》第2条规定,商业秘密是指具有商业价值并经保密措施保护的他人信息。商业秘密包括以下

1. 商业信息,包括他人的经营信息、客户信息、商业计划、市场调查、贸易机会、技术资料、设计图纸、财务数据等;

2. 商业渠道信息,包括他人的渠道、供应渠道、采购信息、仓储信息、运输信息等;

3. 商业经营模式信息,包括他人的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操作流程等;

4. 客户信息,包括他人的客户名称、客户地址、客户、客户喜好等;

5. 商业标记信息,包括他人的商标、商号、标志、设计等。

商业秘密犯罪的类型及认定

《商业秘密法》第3条规定,商业秘密犯罪是指违反《商业秘密法》的规定,非法获取、使用、提供、交换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商业秘密犯罪包括以下类型:

1. 非法获取商业秘密,是指违反他人保密要求,通过窃取、抢夺、利诱、opense等方式获取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2. 非法使用商业秘密,是指未经他人许可,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3. 提供商业秘密,是指为他人提供商业秘密,或者与他人共同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

4. 交换商业秘密,是指相互交换商业秘密的行为;

5. 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是指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商业秘密,或者在商业秘密上进行合作、交易等行为。

商业秘密犯罪的认定,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 犯罪行为必须具有非法性,即违反《商业秘密法》的规定;

2. 犯罪行为必须具有目的性,即为了获取、使用、提供、交换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

3. 犯罪行为必须具有危害性,即给他人造成商业损失或者竞争优势的丧失;

4. 犯罪行为必须具有可抓性,即犯罪行为人能够被追究刑事责任。

商业秘密犯罪的处罚

《商业秘密法》第44条规定,违反《商业秘密法》的规定,非法获取、使用、提供、交换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本条款罪的,或者单位犯本条款罪且情节严重,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秘密犯罪法条盘点》 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秘密犯罪法条盘点》 图1

《商业秘密法》还规定了其他类型的处罚,如侵犯商业秘密的,可以依法赔偿损失,并可以销毁或者删除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载体等。

商业秘密保护的措施

为了加强商业秘密保护,企业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 制定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明确商业秘密的范围、保护措施和保密要求;

2. 对商业秘密进行定期评估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商业秘密泄露的风险;

3. 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商业秘密保护意识的培训和教育;

4. 建立商业秘密保护机制,及时报告和处理商业秘密泄露事件;

5. 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行业组织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维护商业秘密权益。

,《商业秘密法》的实施,对于加强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打击商业秘密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当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商业秘密泄露,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政府、行业协会、行业组织等相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商业秘密保护的协同力度,共同维护我国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知识产权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