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司法解释:商标法第九条的新解读与实际应用
2021年12月27日,发布《关于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指南》全文,对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保护等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指南进行系统规定,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提供明确指引。本指南共九部分,包括总则、专利案件审理指南、商标案件审理指南、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商业秘密案件审理指南、植物新品种案件审理指南、外观设计专利案件审理指南、植物新品种案件审理指南、其他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指南,针对每类案件分别制定,旨在确保各级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做到严格依法裁判,确保知识产权制度的正确实施,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
《关于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指南》全文
总则
条 为了规范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法》、《专利法实施细则》、《著作权法实施细则》、《商标法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实践,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为知识产权审判人员提供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参考,对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并无统一规定。知识产权审判应当遵循依法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尊重知识产权创造者的权益,促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维护知识产权制度的正确实施。
第三条 本指南所称知识产权案件,是指因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而提起的民事诉讼。知识产权案件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植物新品种保护等案件。
第四条 本指南所称审理指南,是指对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技术问题、证据认定、诉讼程序等方面提供的规定和指导。
第五条 负责制定和解释本指南。可以结合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实际情况,发布通知、通知函、解答等指导性文件。
第六条 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时,可以参考本指南。但本指南并非法律、法规的效力性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时,应当依法适用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专利案件审理指南
7. 侵犯实用新型专利权的纠纷案件,应当根据《专利法》第二三条的规定,以实用新型专利权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审理依据。权利要求书应当包括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权利要求书中应当明确记载独立权利要求所针对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特征。权利要求书没有明确记载技术特征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专利文件、技术资料等证据,对权利要求书中未明确记载的技术特征进行审理。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特征,以《专利法》第二三部条款所规定的“技术方案”为准。
8. 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纠纷案件,应当以外观设计专利权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审理依据。权利要求书应当包括独立权利要求以及与其相关的从属权利要求。权利要求书中应当明确记载独立权利要求所针对的外观设计。权利要求书没有明确记载外观设计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专利文件、设计资料等证据,对权利要求书中未明确记载的外观设计进行审理。外观设计专利权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外观设计,以《专利法》第二三部条款所规定的“外观设计”为准。
9. 专利权有效性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专利法》第四两条款的规定,对权利要求书中的独立权利要求进行审查。权利要求书中的独立权利要求没有违反《专利法》第四十二条款规定的,应当予以支持。权利要求书中的独立权利要求违反《专利法》第四十二条款规定的,应当予以排除。
10. 涉及专利权转让、许可使用、 assignments等关系的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应当结合《专利法》第十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等法律规定,审查相关协议的效力。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且没有违反公序良俗的,可以作为认定权利义务的依据。涉及 assignment 事宜的,应当要求当事人提供该协议的副本,由当事人瑕疵履行,权利人要求履行。
11. 侵犯专利权的损害赔偿,应当根据《专利法》第六条的规定,结合专利权人的损失、侵权人的过错、被侵权专利权的类型、侵权程度等因素进行判定。
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
16. 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著作权法》第五条、第六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等法律规定,审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权利要求书中应当明确记载涉及著作权的作品、著作权人、权利要求所针对的作品内容、权利要求所涉及的作品类型等。权利要求书没有明确记载相关内容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品、著作权人、权利要求所涉及的作品类型等证据,对权利要求书中未明确记载的内容进行审理。
17. 侵犯著作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应当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第四款的规定,结合权利人的损害、侵权人的过错、被侵权作品的类型、侵权程度等因素进行判定。
商标案件审理指南
22. 侵犯商标权的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商标法》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等法律规定,审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权利要求书中应当明确记载商标、商标权人、权利要求所针对的商标、商标类型、权利要求所涉及的具体商品。权利要求书没有明确记载相关内容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商标、商标权人、权利要求所涉及的具体商品等证据,对权利要求书中未明确记载的内容进行审理。
23. 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应当根据《商标法》第五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等法律规定,结合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涉及商业秘密的,应当依据《商业秘密保护法》的规定进行审理。
24. 涉及商标注册、驰名商标、地理标志等特殊标志的侵权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商标法》第五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等法律规定,以及《特殊标志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审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权利要求书中应当明确记载涉及商标注册、驰名商标、地理标志等特殊标志的内容。权利要求书没有明确记载相关内容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商标注册、驰名商标、地理标志等特殊标志的相关证据,对权利要求书中未明确记载的内容进行审理。
商业秘密案件审理指南
28. 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商业秘密保护法》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等法律规定,审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权利要求书中应当明确记载商业秘密的内容、商业秘密的具体范围、商业秘密的价值等。权利要求书没有明确记载相关内容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商业秘密的相关证据,对权利要求书中未明确记载的内容进行审理。
29. 商业秘密的价值应当根据商业秘密的类型、数量、质量、用途、保护措施等因素进行评估。评估商业秘密价值时,可以参考以下因素:
(一)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可以通过市场调查、竞争分析、成本投入等方法进行估算;
(二)商业秘密的保密性,可以通过行业秘密、商业秘密保护措施等因素进行评估;
2023年司法解释:商标法第九条的新解读与实际应用 图2
(三)商业秘密的实用性,可以通过实际使用情况、权利人及其竞争对手的使用情况等因素进行评估;
(四)商业秘密的数量、质量、用途等,可以根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过错等因素进行评估。
30. 权利人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可以依据《商业秘密保护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请求停止侵权行为、消除障碍、排除妨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植物新品种案件审理指南
34. 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条、第二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等法律规定,审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权利要求书中应当明确记载植物新品种的内容、植物新品种的具体品种、植物新品种的价值等。权利要求书没有明确记载相关内容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植物新品种的相关证据,对权利要求书中未明确记载的内容进行审理。
35. 请求植物新品种权登记,应当提交相关申请文件,按照《植物新品种保护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向国家植物新品种登记处申请登记。
植物新品种案件审理指南
36. 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法》条、第二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等法律规定,审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权利要求书中应当明确记载植物新品种的内容、植物新品种的具体品种、植物新品种的价值等。权利要求书没有明确记载相关内容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植物新品种的相关证据,
2023年司法解释:商标法第九条的新解读与实际应用图1
商标法第九条的新解读与实际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商标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作为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商标法在维护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商标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我国对商标法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和完善,其中包括对商标法第九条的重新解读和实际应用。本文旨在分析商标法第九条的新解读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点问题,以期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商标法第九条的新解读
1. 概述
商标法第九条是关于商标注册和使用的规定,主要涉及商标的注册、变更、转让、使用、撤销等方面的内容。根据最新的法律规定,商标法第九条进行了新的解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商标注册和使用的基本原则。根据新的法律规定,商标注册和使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欺骗消费者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2)完善商标注册程序。新的法律规定明确了商标注册的申请、审查、公示等程序,并增加了商标注册和使用无效宣告、商标注册use off 申请等程序,以提高商标注册和使用效率,保护申请人、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3)明确商标使用的限制。根据新的法律规定,商标使用不得损害国家、地区或者公众利益,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得用于欺骗、误导消费者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2. 具体规定
(1)商标注册的基本原则
根据新的法律规定,商标注册和使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欺骗消费者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申请商标注册和使用时,应当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申请信息和使用情况。
(2)在商标使用过程中,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原则,不得使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方式推广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
(3)在商标注册和使用过程中,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或者其他知识产权。
(2)商标注册和使用无效宣告
根据新的法律规定,商标注册和使用无效宣告是指商标注册或者使用过程中,因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存在其他违法行为,导致商标注册或者使用被依法宣告无效或者终止。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申请人在申请商标注册时,提供的申请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或者存在其他违法行为的。
(2)商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或者存在其他违法行为的。
(3)商标注册或者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或者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
(3)商标使用的限制
根据新的法律规定,商标使用不得损害国家、地区或者公众利益,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得用于欺骗、误导消费者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标使用不得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或者其他知识产权,不得使用与他人商标相同的或者近似的标志,不得使用与他人商标相似的或者容易引起混淆的标志。
(2)商标使用不得用于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不得利用商标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得利用商标损害国家、地区或者公众利益。
(3)商标使用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原则,不得使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方式推广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
商标法第九条的实际应用
1. 商标注册和使用的申请程序
根据新的法律规定,商标注册和使用的申请程序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准确、完整。申请人在申请商标注册或者使用时,应当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申请信息和使用情况。
(2)合法、合规。申请人在申请商标注册或者使用时,应当遵守法律规定,不得存在违法行为。
(3)及时、便捷。申请人应当及时、便捷地完成商标注册和使用的申请程序,以提高申请效率,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2. 商标注册和使用无效宣告
根据新的法律规定,商标注册和使用无效宣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依法定程序。申请人在申请商标注册或者使用无效宣告时,应当依法定程序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2)明确、清晰。申请人在申请商标注册或者使用无效宣告时,应当明确、清晰地说明商标注册或者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3)及时、高效。申请人应当及时、高效地提出商标注册或者使用无效宣告申请,以提高商标注册和使用无效宣告的效率,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3. 商标使用的限制
根据新的法律规定,商标使用限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合规。商标使用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存在违法行为。
(2)公平竞争。商标使用不得用于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不得利用商标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
(3)诚信、道德。商标使用应当遵循诚信、道德原则,不得使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方式推广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
通过对商标法第九条的新解读和实际应用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对商标法进行了有益的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新的法律规定为商标注册和使用提供了更加明确、清晰的法律依据和程序,有助于提高商标注册和使用效率,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促进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