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商标法试卷1答案解析与习题巩固

作者:笙凉 |

知识产权商标法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商标注册、商标使用、商标侵权、商标争议等方面。对知识产权商标法试卷1进行答案解析,并针对其中的习题进行巩固。

选择题答案解析

1.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商标侵权?

A. 未经商标注册权人许可,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

B. 在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但消费者无法辨认

C. 未经商标注册权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

D. 未经商标注册权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且消费者可以辨认

答案:C

解析:根据《商标法》第57条,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包括:未经商标注册权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且消费者可以辨认。其他选项均不属于侵权行为。

2. 商标注册的申请程序包括哪些阶段?

A. 申请、受理、审查、批准、注册

B. 申请、审查、批准、注册

C. 申请、受理、审查、评审、批准、注册

D. 申请、受理、评审、批准、注册

答案:C

解析:根据《商标法》第28条,商标注册的申请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评审、批准、注册阶段。其他选项的程序顺序不符合法律规定。

3. 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商标侵权?

A. 未经商标注册权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

B. 在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但消费者无法辨认

C. 未经商标注册权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且消费者可以辨认

D. 商标注册权人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

答案:D

解析:根据《商标法》第57条,商标注册权人不得许可或者转让自己注册的商标在相同或者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以防止对消费者产生误导或者混淆。其他选项均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判断题答案解析

1.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产生,直到商标注册权人依法提出续展手续时终止。( )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商标法》第28条,注册商标的专用权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产生,直到商标注册权人依法提出续展手续时终止。

2. 在商标评审过程中,评审员有义务保证评审的公正、客观和公开。( )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商标法》第35条,商标评审员应当公正、客观、公开地履行评审职责,不得具有利益冲突或者公正性问题的关系。

3. 商标注册人可以在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内,随时提出续展申请。( )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商标法》第28条,商标注册人可以在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内,随时提出续展申请。

填空题答案解析

1. 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提交申请书、申请费、商标图样等文件,向商标局提出申请。( )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商标法》第28条,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提交申请书、申请费、商标图样等文件,向商标局提出申请。

知识产权商标法试卷1答案解析与习题巩固 图1

知识产权商标法试卷1答案解析与习题巩固 图1

2. 商标局收到商标注册申请后,应当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__日内,对申请文件进行审查。( )

答案:20

解析:根据《商标法》第29条,商标局收到商标注册申请后,应当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文件进行审查。

3. 商标评审委员会由熟悉商标法律、商标评审业务的专业人士组成,其中负责组长的是__那个人。( )

答案:商标评审员

解析:根据《商标法》第34条,商标评审委员会由熟悉商标法律、商标评审业务的专业人士组成,其中负责组长的是商标评审员。

案例分析题答案解析

1. A在其生产的手机及其包装上使用“苹果”标志,未经苹果授权。苹果以A侵犯了其注册商标专用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请问A是否侵犯了苹果的商标权?为什么?

答案:A侵犯了苹果的商标权。因为A在未经苹果授权的情况下,在其生产的手机及其包装上使用“苹果”标志,构成了对苹果注册商标的侵权行为。根据《商标法》第57条,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包括:未经商标注册权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且消费者可以辨认。在本案中,A的行为符合上述条件,因此侵犯了苹果的商标权。

2. B在自己的和商品包装上使用了一个与A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但消费者无法辨认。B以此侵犯了自己的商标权。请问B是否侵犯了A的商标权?为什么?

答案:B没有侵犯A的商标权。因为根据《商标法》第57条,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包括:未经商标注册权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且消费者可以辨认。在本案中,B的行为虽然构成了商标侵权行为,但消费者无法辨认,因此并未侵犯A的商标权。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知识产权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