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知识产权日:推动创新与法治的深度融合

作者:北孤 |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陕西省重要的经济极,西咸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备受关注。2023年“西咸新区知识产权日”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最新成果,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西咸新区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西咸新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陕西省司法厅和省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率先建立起“行政主导、司法支撑、多元共治”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该体系以秦创原法治保障中心为核心平台,整合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政执法、法律服务等多种功能。

具体而言,西咸新区通过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实现了知识产权案件的“一站式”审理。省高院和市中院的法官团队定期入驻秦创原法治保障中心,为辖区企业提供专业化审判服务。新区还建立了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将专利侵权纠纷处理时间从原来的18个月压缩至3个月内。

西咸新区知识产权日:推动创新与法治的深度融合 图1

西咸新区知识产权日:推动创新与法治的深度融合 图1

在行政执法方面,西咸新区综合执法支队成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执法大队,重点打击假冒伪劣、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2023年上半年,该大队共查处侵权案件56起,涉案金额超过2亿元,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

以培训为抓手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为提升企业和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西咸新区每年都会举办“知识产权日”主题系列活动。今年的主题活动包括专利信息分析培训班、“知识产权运营实务”高峰论坛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务沙龙等。

在4月26日举办的“AI技术与专利检索实务”专题培训中,来自省内外的30余名企业代表和知识产权从业者参与了学习。培训内容涵盖企业微导航技术、AI辅助下的专利检索策略以及专利信息数据分析等领域。通过案例实操和分组讨论,参训人员普遍反映收获颇丰。

西咸新区知识产权日:推动创新与法治的深度融合 图2

西咸新区知识产权日:推动创新与法治的深度融合 图2

新区还与国家知识产权运营(陕西)先进技术转化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出了“陕西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对接系统”。该系统整合了专利检索分析、商标查询注册、版权登记备案等核心功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

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生态

西咸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创新实践,体现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通过秦创原法治保障中心这个综合性平台,辖区企业可以享受到从法律咨询到纠纷解决的一站式服务。

数据显示,自2021年秦创原法治保障中心运行以来,已累计接待企业来访近50人次,帮助企业挽回损失超过1.8亿元。与此新区的涉企案件平均受立案周期压缩40%,执法效率显着提升。

在营造保护创新的良好生态方面,西咸新区的努力获得了广泛认可。2023年,新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城市”称号,成为西北地区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未来发展的思考

尽管西咸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何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专业化水平?如何平衡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成本与实际收益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

围绕这些议题,新区已经开始着手制定新一轮的知识产权保护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25年,西咸新区将实现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件以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突破10亿元,并建成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西咸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探索,不仅为本地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随着更多创新措施的实施和落地,相信西咸新区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继续走在前列,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贡献力量。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知识产权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