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补贴办法

作者:相思寄 |

总则

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鼓励创新,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是指专利、著作权、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利、地理标志等无形财产权利。

本办法适用于在行政区域内从事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品牌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

补贴对象和范围

1. 补贴对象

(1)在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单位,包括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组织等。

(2)在行政区域内工作的自然人,包括发明人、创新者、设计师、创作人等。

2. 补贴范围

(1)知识产权创造。针对单位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所作的贡献,给予一定的补贴。包括:发明申请、专利申请、著作权登记、商标注册、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利申请等。

(2)知识产权运用。针对单位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所作的贡献,给予一定的补贴。包括:专利许可、技术转让、自主知识产权运营、地理标志产品使用等。

(3)知识产权保护。针对单位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作的贡献,给予一定的补贴。包括: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处理、知识产权维权、知识产权纠纷预防等。

(4)知识产权管理。针对单位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所作的贡献,给予一定的补贴。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知识产权管理培训、知识产权管理等。

补贴和标准

1. 补贴

(1)直接补贴。针对单位的实际需求,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2)间接补贴。针对单位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方面所作的贡献,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2. 补贴标准

(1)补贴标准根据单位类型、知识产权类型、实际贡献等因素确定。

(2)补贴标准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申请和审核

1. 申请

(1)申请单位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向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

(2)申请单位应当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单位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知识产权相关证明文件等。

(3)申请单位应当对所申请的知识产权拥有独立的所有权,并保证所提交的材料真实、准确、完整。

知识产权补贴办法 图1

知识产权补贴办法 图1

2. 审核

(1)知识产权局收到申请单位的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申请单位的资格、申请的知识产权类型、实际贡献等。

(2)审核期限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审核结果通知申请单位。

补贴发放

1. 补贴发放

(1)经审核,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知识产权局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发放补贴。

(2)补贴资金应当专款专用,用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方面的支出。

2. 补贴监督

(1)申请单位应当接受知识产权局的补贴监督,按照有关规定使用补贴资金。

(2)知识产权局有权对申请单位的补贴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法律责任

1. 申请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知识产权局取消补贴资格,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提交虚假材料的;

(2)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得补贴的;

(3)拒绝接受补贴监督的。

2. 申请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知识产权局追回已发放的补贴,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冒领、滥用、转移、挥霍、浪费补贴资金的;

(2)未按照本办法规定使用补贴资金的;

(3)将补贴资金用于非法用途的。

附则

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办法由知识产权局负责解释。

3. 本办法如有变更,由知识产权局予以公告。

4.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知识产权局所有。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知识产权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