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专利法实施现状与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研究》

作者:挚久 |

2017年专利法治建设的重要进展

2017年是中国专利法治建设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政府继续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专利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实施,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竞争环境。随着国家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专利法作为保护创新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法律工具,其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25.9万件,同比率为15.4%;发明专利授权量为.6万件,较2016年8.2%。这些数据充分体现了国内企业在创新领域的积极性和主体地位的进一步巩固。

与此中国的国际专利布局也在加速推进。PCT(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国际专利申请量在这一年里取得了显着突破,全国共有7个省份的申请量超过万件,其中广东省以2.68万件位居榜首,占据了国内总量的近半壁江山。“”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合作也呈现快速态势,中国在这些国家的专利申请公开量达到5608件,同比16%。

《2017年中国专利法实施现状与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研究》 图1

《2017年中国专利法实施现状与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研究》 图1

在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中国政府为优化专利法治环境、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所做出的努力。通过不断完善专利审查流程、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以及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多元化运用,中国正在逐步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开放的知识产权生态系统。

2017年专利法修订与实施亮点

2017年,中国政府继续推进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修订工作,以适应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专利审查效率

为了缩短专利授权周期,提升专利审查质量,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发明专利实质审查流程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在2017年,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已从此前的2个月缩短至19个月,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效率也有所提升。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这一年,《 Patent Law Revised in China》(注:此处应译为《中国专利法修订案》),进一步加大了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法律规定,对于故意侵犯专利权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赔偿金额可依法提高至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的3倍以上。

3. 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鼓励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2017年,全国专利质押融资总额突破180亿元人民币,涉及项目超过50项,有效缓解了创新型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

4. 加强PCT国际申请服务

国家知识产权局进一步完善了PCT国际申请服务体系,为申请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全年提交的PCT申请中,发明专利约占90%,充分展现了中国创新主体在国际市场中的活跃度和竞争力。

2017年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创历史新高。具体表现如下:

发明专利申请

全国范围内,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达到25.9万件,同比15.4%。

《2017年中国专利法实施现状与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研究》 图2

《2017年中国专利法实施现状与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研究》 图2

从申请人类型来看,企业仍然是专利申请的主力军,占比超过60%。信息通信、智能制造等高技术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从地域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的专利申请量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广东省以5.3万件位居榜首,苏州、深圳等地紧随其后。

发明专利授权

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为.6万件,同比8.2%。

授权发明专利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比例有所下降,显示出审查标准的进一步严格化。

在技术领域分布上,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领域的专利授权量持续。

国际专利布局与全球竞争

2017年,中国企业的国际专利布局取得了显着进展。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双双提升,充分展现了中国创新主体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以下是相关数据的亮点:

PCT国际专利申请

全国PCT国际专利申请总量达到4.86万件,较2016年了1.3%。

从申请人类型来看,企业依然是PCT申请的主要力量,占比超过70%。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参与度也在逐步提升。

“”沿线国家合作

中国在“”沿线国家的专利申请总量达到5608件,同比16%,显示出中国企业对开拓新兴市场的强烈兴趣。

在这些国家中,发明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通信、机械制造和新能源等领域。

全球专利竞争格局

2017年,中国在全球专利竞赛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报告,在全球PCT国际专利申请排名中,中国的申请人数量已位列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效与挑战

尽管2017年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1. 侵权行为依然存在

虽然法律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但在部分领域,如网络侵权和跨区域侵权案件仍然频发。如何进一步加强执法协作、提升维权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专利质量有待提升

尽管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在快速,但部分专利的质量仍存在问题。一些专利过于宽泛或缺乏实际应用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利制度的健康运行。

3. 国际规则适应性

随着中国创新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如何更好地适应国际专利规则、提升全球竞争力成为新的挑战。

推动专利法治建设与创新发展

2017年的数据和实践表明,中国的专利法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效。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仍需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1. 深化专利法改革

进一步优化专利审查流程,提高授权质量;完善侵权赔偿机制,加大对恶意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推动国际专利规则的完善与协调,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持。

3. 提升专利运用水平

鼓励企业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更多元化的知识产权融资模式,为创新型企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4. 强化公众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尊重创新、保护发明的良好氛围。

2017年中国专利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

2017年是中国专利法治建设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不仅在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还在国际专利布局和全球竞争中展现了强大的实力。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的专利法治建设将继续完善,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球经济竞争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注: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17年度报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知识产权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