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驰名商标不正当竞争,维护知识产权权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驰名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侵犯驰名商标权益的案件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商标持有者的合法权益。打击驰名商标不正当竞争,维护知识产权权益显得尤为重要。
驰名商标的概念及特性
驰名商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经过特定程序,商标局的审查认定,获得商标法和国际贸易法和国际组织承认的,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商业价值的商标。驰名商标具有以下特性: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商业价值,secondary meaning;其取得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经过特定程序、满足一定条件等;驰名商标具有区域性,即只在一定地域内获得承认。
驰名商标不正当竞争的类型及表现
驰名商标不正当竞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假冒注册商标
假冒注册商标,是指他人未经商标注册者同意,在其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使消费者容易产生混淆,从而侵犯注册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2. 驰名商标 dilution
驰名商标 dilution 是指商标权利人或者其许可的使用者发现他人将其商标用于非商业用途,或者在商品上使用与其商标相似的标志,使消费者可能认为该商标与其没有直接联系,从而削弱或者完全否定其驰名商标的声誉。
3. 驰名商标squatting
驰名商标 squatting 是指他人未经商标权利人同意,在其网站、商店或其他网络平台上使用与其商标相同的或者近似的标志,企图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4. 驰名商标 passing off
驰名商标 passing off 是指他人未经商标权利人同意,在其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与其商标相同的或者近似的标志,使消费者容易产生混淆,从而认为其商品或服务与商标权利人存在某种联系。
打击驰名商标不正当竞争的法律依据及措施
打击驰名商标不正当竞争,维护知识产权权益 图1
1. 法律依据
我国《商标法》第五条规定:“国家保护商标持有者的合法权益,禁止欺骗、仿冒、假冒注册商标。”《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下列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一)经营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二)复制、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或者近似的标志,致使公众可能产生混淆的。”
2. 措施
(1)加强立法完善,提高驰名商标法律保护水平
针对驰名商标不正当竞争的现象,我国应当加强立法完善,提高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水平。一方面,应当明确驰名商标不正当竞争的界定和构成要件,使判断更加准确;应当加大对驰名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惩罚力度,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
(2)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驰名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
执法部门应当加大对驰名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执法,形成合力,共同维护知识产权权益。
(3)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宣传教育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应当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宣传教育,使公众了解驰名商标的重要性,提高对驰名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警惕性。
(4)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果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体系等,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果。
打击驰名商标不正当竞争,维护知识产权权益,是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只有通过加强立法完善、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知识产权意识等措施,才能有效遏制和打击驰名商标不正当竞争行为,为知识产权保护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