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专利法全详解:理解、申请及维权策略》

作者:执笔画清秋 |

专利法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的核心法律之一,对于激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专利法自1985年实施以来,历经多次修改和完善,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了帮助广大发明人、专利代理人和专利审查员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专利法,对2021年专利法进行详解,包括专利法的基本原理、专利申请、专利审查以及维权策略等方面。

专利法基本原理

1. 专利ability原则

专利ability原则,又称可专利性原则,是指一项发明或实用新型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才能够被授予专利权。根据我国专利法,为了能够被授予专利权,发明或实用新型必须具有创造性、实用性和新颖性。

2. 专利申请的授权条件

专利申请的授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颖性:发明或实用新型在申请日前,不属于现有技术的一部分。

(2)创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或实用新型具有明显的进步。

(3)实用性:发明或实用新型能够实际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3.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专利权保护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方案必须全部或部分包含在专利权要求书中所记载的相应技术方案。

(2)专利权要求书中的技术方案必须具有明确、具体的表述。

(3)专利权要求书中的技术方案必须能够产生实际的技术效果。

专利申请

1. 专利申请的递交

专利申请可以通过三种途径递交,分别是直接递交、邮寄和电子递交。直接递交是指将申请文件直接递交至专利局;邮寄是指将申请文件通过邮寄方式递交至专利局;电子递交是指通过专利局指定的电子系统递交申请文件。

《2021年专利法全详解:理解、申请及维权策略》 图1

《2021年专利法全详解:理解、申请及维权策略》 图1

2. 专利申请的审查

专利局对专利申请进行审查,主要审查内容包括:

(1)申请文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专利法的规定。

(2)申请文件的内容是否完整、明确、一致。

(3)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实用新型是否符合专利申请的授权条件。

3. 专利申请的撤回

专利申请在递交之后,发明人或其代理人有权撤回申请。撤回申请的情况下,申请文件应一并撤回,并交回已缴纳的申请费。

专利审查

1. 专利审查的分类

根据我国专利法,专利审查分为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两个阶段。初步审查主要是对申请文件的格式、内容等进行审查;实质审查则主要是对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实用性、新颖性进行审查。

2. 初步审查的内容

初步审查主要审查以下

(1)申请文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专利法的规定。

(2)申请文件的内容是否完整、明确、一致。

(3)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方案是否符合专利申请的授权条件。

3. 实质审查的内容

实质审查主要审查以下

(1)发明或实用新型是否具有创造性。

(2)发明或实用新型是否具有实用性。

(3)发明或实用新型是否具有新颖性。

维权策略

1. 专利侵权的认定

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实施专利权人专利行为,侵犯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专利侵权行为包括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

2. 专利侵权的纠纷解决

在发生专利侵权纠纷时,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协商和调解是解决专利侵权纠纷的有效途径,具有成本低、程序简便的优点。在协商和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 专利维权的方式

专利维权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申请专利侵权诉讼。在专利侵权纠纷中,受害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请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2)请求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诉讼。在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中,受害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诉讼,请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3)申请专利权无效诉讼。在专利权无效纠纷中,请求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专利权无效,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

专利法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的核心法律之一,对于激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2021年专利法的详解,本文希望广大发明人、专利代理人和专利审查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专利法,为我国的科技创知识产权保护做出贡献。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知识产权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