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第29条第二款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新颖性标准

作者:花海 |

《专利法》第29条第二款是专利申请审查中的重要条款,主要规定了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条件。详细解读该条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现有技术的概念、判断方法以及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在专利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专利法》第29条第二款的规定

专利法第29条第二款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新颖性标准 图1

专利法第29条第二款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新颖性标准 图1

《专利法》第29条第二款规定:“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发明创造不属于现有技术或者设计,并且没有在国内外公开使用过或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

这一条款确立了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新颖性审查的基本标准,即申请的发明创造必须具有新颖性。与发明专利不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不需要具备显着的进步性或创造性,但必须满足相对新颖性的要求。

现有技术的概念及其判断

1. 现有技术的定义: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第九款的规定,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之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现有设计类似地指申请日之前国内外已存在的设计。

2. 现有技术的公开方式:

- 口头披露

- 文献报道(如专利文献、科技论文等)

- 使用公开

- 销售或市场流通

3. 新颖性判断的原则:实用性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新颖性判断以申请日为时间界限,强调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或设计的差异程度。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条件

1. 技术领域要求:

- 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结构改进和技术方案的创新。

- 必须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

2. 新颖性审查要点:

- 技术特征比对:分析申请中的技术特征与现有技术是否具有明显差异。

- 现有技术库的应用:充分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已授权专利,确保发明的创新性。

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条件

1. 对象范围:

-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是产品的装饰性设计,包括形状、图案或色彩组合等。

- 与实用新型类似,必须满足新颖性的要求。

2. 新颖性审查标准:

- 设计特征对比:确保申请的设计未被现有设计涵盖或明显近似。

- 现有设计的检索范围:不仅限于国内,还包括国外已公开的设计。

案例分析

以实际专利审查案例为例,说明如何根据第29条第二款判断实用性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新颖性。

专利法第29条第二款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新颖性标准 图2

专利法第29条第二款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新颖性标准 图2

案例1:

申请人申请了一种新型保温杯的外观设计。经检索发现,市场上已有类似造型但颜色组合不同的产品,审查员判定该设计缺乏显着差异,不符合授权条件。

案例2:

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一种折叠式雨伞结构。通过文献检索和使用公开信息的分析,发现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实质性改进,因此获得授权。

对创新者的影响

1. 提前进行新颖性检索:在提交专利申请前,建议进行彻底的新颖性检索,以评估发明或设计的独特性。

2. 关注域外技术发展:由于现有技术包括国内外公开的内容,申请人需要特别注意国际市场的相关技术和设计动态。

《专利法》第29条第二款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提供了明确的标准。随着全球科技创新步伐的加快,准确理解和运用该条款对于保护创新成果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应继续完善专利审查标准,确保新颖性审查的公正性和一致性。

《专利法》第29条第二款规定是专利审查中的基础性条款,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条件有明确规定。准确把握现有技术和新颖性的判断标准,将有力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知识产权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