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8条解读:商标注册与使用的法律规定》

作者:冷兮 |

《商标法实施细则》是关于中国商标法的具体实施规定,由颁布,目的是为了使商标法的规定在中国具体适用。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8条是关于商标注册和使用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注册商标

1. 商标注册申请的提交,应当按照商标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向商标局提出。

2. 商标局应当自收到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对申请人的商标注册申请进行审查。

3. 商标局应当自审查完毕之日起十日内,将审查结果通知申请人。

4. 符合商标法规定条件的,商标局应当批准商标注册申请,并发给商标注册证。

5. 商标注册申请被拒绝的,商标局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商标的使用

1. 注册商标的使用,应当遵循商标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

2. 未经注册商标注册人许可,他人不得使用注册商标。

3. 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商标的续展

1.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

2. 注册商标有效期满后,注册商标注册人需要在有效期内申请商标续展。

3. 商标局应当对商标续展申请进行审查,并通知注册商标人。

商标的变更、转让、消灭

1. 注册商标的变更、转让、消灭,应当遵循商标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

2. 商标注册人可以申请变更、转让、消灭其注册商标。

3. 商标局的审查结果,应当自收到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九个月内,通知商标注册人。

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8条的规定,是对商标注册和使用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商标法具体适用的具体规定。

《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8条解读:商标注册与使用的法律规定》图1

《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8条解读:商标注册与使用的法律规定》图1

《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8条解读:商标注册与使用的法律规定

商标,是指为了区别商品或服务的来源而使用的一种标识。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商标的作用愈发凸显,成为企业走向市场、拓展业务、提高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我国自1980年开始实施商标法,以保护商标专用权,鼓励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商标法,对《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8条进行解读,分析商标注册与使用的法律规定。

商标注册

根据《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8条的规定,商标注册,是指商标所有人向商标局申请,经商标局审查,依法给予初步印象,并予以公告,取得商标专用权的程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商标注册申请:商标注册申请人应当根据《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文件,包括申请书、商标图样、身份证明等。

2. 商标局审查:商标局收到商标注册申请文件后,应当对其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申请人的主体资格、商标的合法性、是否与已有商标相同或近似、是否具有显著性等。

3. 初步印象:商标局对商标注册申请进行初步印象后,认为符合要求的,应当给予初步印象通知。

4. 公告:商标局对初步印象情况进行公告,征求公众意见。公告期为3个月。

5. 商标专用权:在公告期届满无异议的,商标局依法给予商标注册,并颁发商标注册证。商标注册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商标使用

商标注册后,商标所有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可以在其商品或服务上使用商标,并依法享有利益。根据《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8条的规定,商标使用,是指商标注册人或者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其他人使用商标,依法取得利益的行为。

1. 使用范围:商标注册人或者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其他人可以在其商品或者服务的容器、包装、说明书、广告、展览、演讲、信函、名片、广告宣传品等物品上使用商标。

2. 使用方式:商标的使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商标注册人或者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其他人应当将其商标用于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交易中,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8条解读:商标注册与使用的法律规定》 图2

《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8条解读:商标注册与使用的法律规定》 图2

商标侵权

商标侵权,是指未获得商标注册人或者商标专用权人的许可,擅自使用商标的行为。根据《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8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商标侵权:

1. 在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或者近似的商标;

2. 在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或者近似的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等;

3. 在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注册商标的驰名商标,未经商标注册人或者商标专用权人的许可;

4. 在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或者在商品或者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并足以引起公众的混淆。

《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8条对商标注册与使用的法律规定详细作出了规定,为商标注册和使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商标注册人或者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其他人应当依法使用商标,维护自身权益,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商标的价值,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知识产权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