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李宁商标法案例分析及知识产权保护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品牌意识的增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国内知名的运动品牌,“李宁”商标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本文通过一起涉及“李宁”商标的假冒注册商标案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此类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并探讨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案件详情
基本案情简介
中国李宁商标法案例分析及知识产权保护 图1
2021年6月开始,被告人高某某在郑州市经营一家名为奥辉体育服装店。该店主要销售包括“李宁”、“乔丹”、“匹克”等多个品牌的运动服装。经调查发现,自2021年6月至被查获期间,该店通过销售假冒上述品牌运动服的非法手段,累计获取违法所得14675元。在其位于郑州市管城区弓背街某处的仓库内,警方还查获了878件套假冒品牌的运动服装,总价值达24720元。
被告人供述与证据
高某某在司法机关调查期间供认,其主要负责进货、配货和发货工作,而妻子覃某某以及妹妹高某甲则负责店内客户的接待及货物的配送。被告人的供述与店员的证词相互印证,并且经由相关销售清单和扣押物品的清单进一步核实无误。
鉴定
根据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安踏中国公司等注册商标权益持有者的鉴定结果,公安部门查获的全部运动服装均为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这一为案件的定性提供了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
罪名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本案中,被告人的行为完全符合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构成要件:一是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李宁”等品牌相同的商标;二是非法经营数额较大(达239,395元),显着危害了市场秩序和品牌权益。高某某及其同谋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适用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
1. 高某某等人销售金额达六万余元(人民币),属情节严重。
2. 所查获的库存商品虽未销售,但同样应当计入犯罪数额。
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对权利人的建议
1. 日常监测:定期监控市场,防止假冒产品的出现。
2. 法律维权: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3. 品牌宣传:提高消费者对真假品牌的识别能力,减少上当受骗的可能。
对社会公众的警示
广大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商品,并仔细核对产品标识和商标信息,不要贪图便宜而购买假冒伪劣商品。这种行为不仅损害自身利益,也可能间接支持侵权行为。
中国李宁商标法案例分析及知识产权保护 图2
本案的成功侦破及审理,展示了我国法律对知识产权权益的坚定保护立场。通过对高某某等人的惩处,既维护了“李宁”等品牌的合法权益,也为其他企业和消费者敲响了警钟。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共同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环境。
(完)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知识产权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