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法考刑法热点解析与备考策略
随着2020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简称“法考”)的临近,广大考生都在紧张地备考中。刑法作为法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知识点繁杂、理论与实务结合紧密而成为许多考生的难点和重点。从2020年法考刑法的热点问题入手,结合历年真题和最新法律法规变化,为广大考生提供全面的解析与备考建议。
2020年法考刑法热点概述
法考刑法部分呈现出明显的命题趋势:注重对刑法总则基础理论的考察,紧密关注社会热点事件背后的法律问题。2020年也不例外,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热点领域:
1. 刑与犯罪构成要件
刑是刑法的基础,涉及罪名认定、刑事责任年龄等问题。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基本犯罪构成要件(如故意、过失)以及特殊犯罪形态(如预备犯、中止犯等)。
2020法考刑法热点解析与备考策略 图1
2.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
这类犯罪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网络罪等。考生需要注意近年来互联网环境下新型犯罪的特点和法律适用变化。
3. 职务犯罪与反腐败
职务犯罪是每年法考的重点,包括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等。2020年可能继续关注疫情防控期间的职务犯罪问题。
4. 死刑缓期执行制度
死刑案件历来是法考重点,尤其是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理解与适用。
2020年法考刑法热点解析
(一)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的新变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犯罪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新型罪名在司法实践中频繁出现。考生需要结合最新司法解释,理解这些罪名的具体适用条件。
(二)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刑法问题
2020年新冠疫情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涉及的刑事责任问题也引发了广泛讨论:
哪些妨害疫情防控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疫苗研发、生产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考生需要关注疫情期间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三)民营企业刑法保护
国家不断强调对民营经济的保护。2020年法考可能会涉及:
非公企业内部腐败问题;
企业家正当防卫与意外事件的认定。
这些内容既考查考生的实际分析能力,也体现了法律服务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
备考策略建议
(一)系统构建知识框架
刑法复不能仅停留在记忆法条层面,而是要注重理论体系的构建。考生应将《刑法》总则和分则有机结合,建立完整的犯罪构成模式和刑罚适用思路。
(二)关注社会热点与实务动态
紧密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思考,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的适用场景。
针对高空抛物案的关注,复相关定罪量刑规则;
结合“套路贷”案件,理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三)强化真题训练
历年真题是最珍贵的学资料。考生应反复研近十年的法考真题,尤其是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四)注重比较分析
在复过程中,要善于对比相似知识点,如:
盗窃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骗取型犯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这种比较能力有助于培养灵活运用法律条文的能力。
2020法考刑法热点解析与备考策略 图2
易错点和盲区提醒
(一)法条竞合问题
法条竞合是考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难点。考生需要掌握“特殊法优于普通法”、“重法优先适用”等规则,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理解。
(二)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认定
从犯认定涉及主观故意、客观行为等多个因素。考生需特别注意间接正犯和帮助犯的区别,并熟练运用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
(三)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分
法考逐渐加强对单位犯罪部分的考察。考生需要准确掌握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及其刑事责任承担方式。
2020年法考刑法科目的复习需要兼顾基础理论与实务动态,既要确保知识储备的全面性,也要提升问题分析的灵活性。广大考生应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真题训练和热点案例分析,查漏补缺,切实提高应试能力。
预祝所有备考的考生能够在2020年法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职业梦想!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知识产权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